譬如鲁迅一篇序言的结尾,佩服黄升的拖刀计,但宁可喜欢张飞的鲁莽,偷了头去,讨厌李逵的不问青红皂白排头砍去,因此喜欢张顺的好水性,淹得两眼发白——这一段,其实就是鲁迅天性的自白,他自己同时就可以是黄升、张飞、李逵、张顺
7、其实,每一个泥人都有这样一颗心,就像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获得自己的天堂
关键是你想不想去获得,敢不敢去获得,会不会去获得,最后,怎样去理解和认识这种获得
用日复一日的惦记,筑垒成阶,功夫在落雨的日子里湿润成苔,一寸一寸的往胸口曼延
多想你功夫静好,我心即晴,但秋叶独立的稀疏了下来,掩饰住徜徉无助的脚步,沾满惦记的惨露,打湿那段留在枕边的碎梦,仓慌成诗
我也是在老屋比及了上学的年纪,牢记第一次上学,我不肯去书院,就想从来呆在老屋,然而究竟仍旧去了书院,究竟小孩仍旧得听大人的
但只有一下学,我就登时回老屋,回到了老屋即是回到了和缓的家,我丝无所顾忌它的大略以至是陈旧,由于老屋安置了我的幼年
这是个以青年人为主的俱乐部,但是有晨报副刊的施洋斑竹参加,倒让我觉得格外亲切
去年八月份,我在网上流浪到家乡的论坛,驻足东北论坛的晨报副刊,运作了半年多,只是上报两篇豆腐块小文,平时的精力都用在回贴、灌水或者针锋相对的辩论上,充分张扬个性之余,给人留下的印象,不免认真好斗
此类景况让我想起黄宏小品中批评不知道激流勇退的经典台词:不管演的多差,混个脸熟儿
跟斑竹们交流灌水愉快是意外收获,很少考虑其它
以前网友组织几次活动,因为自身的一些原因,失去跟朋友们近距离接触的机会,甚觉遗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