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年苦读不分日夜、无论寒暑,终于迎来大考,要与全*国一千多万学子角逐,确实是很不容易。
但是如果你了解古代的高考,就会感叹他们也实在是太难了!
一难:报名难
古代科考前要先填写详细的履历,不单要写自己的信息,还要写清楚祖上三代人的详细情况,以方便朝廷审查。
那时候女子是不能参加科考的,除此之外,商人、罪犯、捕快、仵作,以及僧人、道士等等,自己连同孩子都不能参加。
就算身份合格了,报名还需要有担保人,一旦出了问题,比如履历造假、考试作弊、做了什么错事等等,担保人也要一同获罪。
担保人既有邻居街坊,也有考生互相做保,或者找往年成绩好的人做保。如果平时不爱交际或者人缘不好,担保这一关也不好过。
二难:审查、批阅严
我们老在电视剧电影中看到一些关于科考作弊的故事,事实上古代科考舞弊是相当难的。
首先是进场前后,考生们都要经过严格查验(主要是查小抄)。他们要把帽子鞋子都脱下,从头到脚地检查,甚至一些朝代还要求考生脱光衣服检查。
后来可能觉得有辱斯文,就改成了考前要沐浴更衣,洗完澡换上统一的考场服进场。考试时间通常是三天两夜,期间考生不得外出,其实跟坐牢差不多。
考完之后批阅也是相当地严:为了防止官员和考生联合作弊,比如在试卷上留标记,作暗示等,那就要先避嫌。
有关系的考生会被另外安排考场,换由其他考官监考,这叫“别头试”。
宋代起考生们的信息会用白纸封住,再加盖印章,批卷人看不到考生信息。后来又设置了专门的“誊写官”,负责把所有试卷抄写一遍再送交审阅。
三难:考试难
古代的科考,基本都以八股文为主,必须以孔子、孟子的语气来写,连句子长短、字的写法、字数多少、声调高低等等都有明确规范,绝对不能自由发挥。
“八股文”指的是文章由破题、承题、起讲、入题、起股、中股、后股、束股八个部分组成,后四个部分中每个部分都要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。
一般情况下,最早的科考的出题范围会被限制在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论语》《孟子》这四种书里,后来进行了扩充。
据唐代《唐六典尚书礼部》载:其科有六:一曰秀才,试方略策五条。二曰明经,三曰进士,四曰明法,五曰书,六曰算。
意思是科举要考六科:秀才、明经、进士、明法、明书和明算。加上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诗经》《左传》等等老资料,粗略估计考生们要背诵超过40万字的晦涩难懂的文史资料。
四难:门槛多
古代的科考共设置四级门槛,分别是童试、乡试、会试和殿试。
童试相当于县级考试。参加考试的人叫童生。通过了童试的人叫“生员”或“秀才”,影视作品中演员说“生员某某某”或者称“张秀才、李秀才”的,就是通过了童试的人。
秀才们通常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,比如见了官员可以不行大礼,不用出徭役,犯了事不能上刑等等。
童试之后是乡试,差不多相当于省级大考,通常由各州府举办,因为是在8月份开考,又被称为“秋闱”,通过的人被称为“举子”。
通常一个区域能成为举子的人很少,当然举子就可以当官了,比如知府,以后成为朝廷要员等等。《范进中举》里的范进就是过了乡试,他可能觉得终于能当大官了,才开心到发了疯。
乡试后是会试,这要到京城去考。因为是在春天考所以叫“春闱”。会试通常3年一次。通过的前300名称“贡士”,第一名叫“会员”,这一层通过就有机会见皇上。
会试之后是殿试,通常由大臣选出成绩特别优异的考生觐见皇上,皇上再出一些问题,看答题情况确定状元、榜眼和探花,合称“三鼎甲”。
科考制度进行的1300年历史中,状元郎只有649位,很多时候两三年才出一位,可谓是“凤毛麟角”。
五难:不确定性多
就算所有门槛都过了,还会有些意外事件会断送考生的前途,比如长相、身高,甚至是名字等等,比如唐代的黄巢本来得了状元,皇上认为他长得不好看就取消了他的状元资格。因为相貌问题被取消状元的,还有钟馗、王艮等。
当然也有因其他奇怪的原因被取消资格的人,甚至是有人突然被查出祖上有人做过坏事,那就肯定要取消资格。
当然,这些人此生也再无缘仕途,也不能再参加科考,甚至连带他们的后代也不能。
你说,古代科考难不难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