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未必
就跟那些淘碟者、探险者、旅行者、登山者一样,淘书本身的过程已经成为一种乐趣,等待的焦灼,失去的懊恼,偶遇的惊喜,获得的荣耀,有些方面还真的比阅读更持久地让人回味
我就清楚地记得每一本书,我购得它时的情景,甚至忘记了书的内容,还不时地咀嚼着某年某月某一天我获得它那时刻的小小幸福与欣慰
听过这样一则故事
一个女孩,路上遇有两人打架,一强一弱,因弱者是个少年
以强欺弱,是那么令人揪心和愤慨的事,因此路人纷纷驻足,围观者众,如潮水,却无一人敢去劝解
只有女孩愤慨着,力排人群,挺身而出,面对那个强者,投去复杂的目光
足有几分钟的对视,强者败阵似的把头低垂下去,悻悻挤出人群
走时,还不忘回望小女孩一眼
她的胸前,火红的领巾燃成一把火炬,能否将那些麻木的心灵点燃?
爷爷去世时,我还很小
还不懂得珍惜生命,还不明白生和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,只知道我将会很多天再也见不到他了,可没想到那不是很多天而是永远
只记得他慈祥的笑容和一个圆顶黑圆帽罩在他硕大的脑壳上,像是一种炫耀
听奶奶讲,爷爷教过私塾,是我们这一带有名的文化人
他爱养花,种蔬菜,读古书
可惜我没能见到那时的情景,他就离我远去了
所以,小伙子到达丛林里,找到了一处贼窝,他敲开闸,请贼人收下他做跟班
写小平故居的文字,并不是我想用伟人来赚稿费
仅仅是为了一次成长过程中散文创作的尝试
在这组散文写作期间,我除了认真阅读相关书籍外,还必须每天一丝不苟的完成必须养命的工作任务(在一个建筑公司给老板打工)
仲冬时节,我在一座城市边缘的村落里完成最后的一篇文字时,我的心情全然不是当初在伟人故里寻踪的情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