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女子束发有什么讲究,会象征什么地位吗?
古代女子束发是用发簪将头发盘起来并且固定好,表示着女子长大成人,代表着已经年满15岁。发簪最开始是用来收发丝,让自己的面目更整洁,后来人们将提其意思开始升华,并且将它代表为女子15岁及笄成年。所以后来簪子的作用并不仅仅只是用来平日头发的整理,它还有另外一层含义。
一、及笄及束发
在古代,到15岁的及笄,束发每一个称谓都代表着人生的每一个时间段,也蕴意着祖先们享受当下的意义。在当时,每当少男少女度过十张四岁的时光,走进十岁的年纪的的时候,头上两个总角总要解散,女孩子到了适婚年龄,便会开始进行盘发,开始学习生活技能,束发也代表了她们真正成年。束发及笄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讲是走向成熟的的一种象征,他们在这个时候懂得了时间的变化,懂得了自己并不再只是小孩,尤其是女孩子再也不能只是沉迷玩乐。
二、开启下一段人生
女孩子及笄束发之后便要取字,代表着女子成年了,要为自己以后的婚嫁着手做准备了,这个时候也可以叫做待字闺中。这个时候父母要开始培养女儿各个方面的生活技能,教授她们嫁人以后的一些基本事宜,母亲用自己的个人经历,教他们女儿哪些事该做,哪些事不该做,敦敦教诲,也充满了一个母亲对于女儿即将嫁人的不舍,父亲也开始为女儿物色好今后的伴侣,希望为女儿寻觅到一个好夫君。束发及笄也意味着女儿随时都可能嫁给他人,这对于养她大的父母来讲是一种悲伤,除了为女儿准备更多的嫁妆和寻找一个更好的归宿,对于做其他事情他们无能为力。
女子成年束发及笄,这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,它代表着女子心境的成熟,也代表着他们已经长大成人,可也夹杂着一种淡淡的悲伤,在当时的年代里,成年也意味着嫁人,这是养他们长大的父母很难接受但也不得不接受的事实, 古代女子束发代表成年,象征着一个女孩长大成人。
束发是什么意思
“束发”读音是shùfà,汉语词语,意思是将头发束起来。成童的年龄。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,成童;20岁时行冠礼,成年。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,即15至20岁。绑头发的饰品。
出处:
1、《礼记·玉藻》:“童子之节也,缁布衣,锦缘,锦绅并纽,锦束发。”
2、孔颖达疏:“锦束发者,以锦为緫而束发也。”
造句:
1、隔月,却只捡拾到,你那根束发的青带。
2、御花园的玉石栏杆边,一个金冠束发,紫袍玉带的少年,正好奇地望着叩拜在地的岳飞。
3、无论年近花甲还是青如束发,每个人都会有一颗好奇心和对生命游戏无穷无尽的天真童趣。
4、头戴束发宝冠,冠的正中饰一坐像,为阿弥陀佛。
束发是什么意思?
1、将头发束起来。
2、成童的年龄。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,成童;20岁时行冠礼,成年。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,即15至20岁。
3、绑头发的饰品。
束发,读音是shù fà,汉语词语。
出处:
《礼记·玉藻》:“童子之节也,缁布衣,锦缘,锦绅并纽,锦束发。”
孔颖达疏:“锦束发者,以锦为緫而束发也。”
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:“束发而就大学,学大艺焉,履大节焉。”
汉·贾谊《新书·容经》:“古者年九岁入就小学,蹍小节焉,业小道焉;束发就大学,蹍大节焉,业大道焉。”
唐·鲍溶《苦哉远行人》诗:“去时始束发,今来发已霜。”
宋·陆游《上执政书》:“某小人,生无他长,不幸束发有文字之愚,自上世遗文,先秦古书,昼读夜思,以求圣贤致意处。”
束发是多少岁 束发的意思
1、15岁。古人束发之年是指15岁,这时男孩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,扎成一束。在古代,男孩到了束发之年,就可以上大学读书了。可见古时孩子长大后,对于装束也有一定要求。
2、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,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,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。垂髫(tiao)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(髫,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)。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(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,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,形如两个羊角,故称“总角”)。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(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,初夏还不是盛夏,比襁褓,不满周岁;垂髫:指幼年;豆蔻:女子十三、四岁;束发,男子十五岁以上;三十而立;四十不惑;五十知天命;六十花甲。
关于束发和束发之年是指多少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