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铝液精炼剂的基本概念
铝液精炼剂通常是由多种化学物质组成的混合物,包括氯盐、氟盐以及一些助剂等。这些成分能够与铝液中的杂质发生化学反应,形成易于分离的化合物,从而达到净化铝液的目的。
二、铝液精炼剂的主要作用
1. 除气
铝液在熔炼过程中容易吸收氢气,这会导致铸件中产生气孔,影响产品的机械性能和外观质量。精炼剂中的活性成分可以破坏铝液表面的氧化膜,使溶解的氢气释放出来。例如,精炼剂中的氯化物分解产生的氯泡能够携带氢气从铝液中逸出,有效降低铝液中的含氢量。
2. 除渣
在铝液熔炼过程中,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非金属夹杂物,如Al2O3等氧化物。这些夹杂物如果不能及时清除,会残留在铝液中,造成铸件内部缺陷。精炼剂通过化学反应,可以使这些氧化物转变为较轻的化合物,上浮至铝液表面形成浮渣,便于清除。比如,精炼剂中的NaCl、KCl等成分能与Al2O3反应生成低熔点的盐类,这些盐类密度较小,容易上浮到铝液表面。
3. 细化晶粒
某些精炼剂还具有细化铝液晶粒的作用。通过向铝液中引入异质形核中心,促进铝液凝固时形成更多的晶核,从而细化晶粒尺寸。细化后的晶粒结构能够显著提高铝制品的强度、韧性和抗腐蚀性等性能。例如,含有钛硼中间合金的精炼剂,在铝液中分解后可提供有效的形核质点,促使铝液结晶时形成细小均匀的晶粒。
4. 改变夹杂物形态
精炼剂还可以改变铝液中夹杂物的形态和分布。原本呈尖锐棱角状的氧化物夹杂在经过精炼处理后,可能转变为球形或其他较为规则的形状。这种形态的变化使得夹杂物更容易被排除,同时即使有少量残留,对铸件性能的影响也会减小。
5. 保护铝液
在熔炼过程中,铝液表面容易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Al2O3薄膜。虽然这层薄膜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进一步氧化,但其本身却是良好的绝缘体,阻碍了后续的精炼操作。精炼剂撒布于铝液表面后,可以破坏这层氧化膜,露出新鲜的铝液表面,同时自身形成的覆盖层又能防止铝液再次过度氧化,起到保护作用。
6. 调整成分
对于某些特殊用途的铝合金,需要严格控制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。精炼剂在除杂的同时,也可以用于微调合金成分,确保最终产品满足特定要求。例如,添加适量含有稀土元素的精炼剂,可以在除去有害杂质的基础上,向铝液中引入有益的微量元素,优化合金性能。
三、使用铝液精炼剂的工艺要点
为了充分发挥铝液精炼剂的作用,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选择合适的精炼剂:根据具体的合金种类和生产需求,选用成分匹配的精炼剂。不同类型的铝液可能需要不同的精炼剂配方以达到最好的效果。
控制加入量:精炼剂的加入量应适中,过少则达不到预期的精炼效果;过多不仅浪费材料,还可能导致新的污染问题。一般按照铝液重量的一定比例(如0.2%~0.5%)来确定用量。
正确的加入方法:将精炼剂均匀撒布在铝液表面上,并用钟罩或专用工具充分搅拌,使精炼剂与铝液充分接触反应。搅拌时间不宜过长,以免引入更多空气导致二次污染。
温度控制:精炼过程应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进行。温度过高可能加速铝液烧损,过低则不利于精炼反应的完全进行。通常建议在720℃~760℃之间实施精炼操作。
静置时间:完成搅拌后,需给予足够的时间让生成的气体和夹杂物上浮分离。一般静置时间为10~20分钟,具体视铝液体积和精炼程度而定。
综上所述,铝液精炼剂在铝及铝合金熔炼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,其合理使用对于保证铝制品的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。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,铝液精炼剂必将在推动铝合金工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lingmov.com/chanpin/show-114370.html,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。
以上就是关于无烟铝合金精炼剂金属冶炼助剂全部的内容,关注我们,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。
以上就是关于无烟铝合金精炼剂金属冶炼助剂全部的内容,关注我们,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。